作者: 蔡昇達
2023 年第一天,放上病友送上的油畫,黎明時分!
七十幾歲的伯伯,三年前因頭痛第一次來門診就診,左側太陽穴附近,多發生於晚上或是比較累時,有時坐飛機在高空會覺得頭痛,做了相關的檢查,診斷為緊縮性頭痛,但幾次門診回診,發現家中血壓均較高,收縮壓超過 140 mmHg,討論後開始使用降血壓藥物,做初級預防,避免發生腦中風或是心血管疾病。
伯伯平時不煙不酒,為高中主任退休,清楚了解服用血壓藥的目的,依醫囑隔天(QOD)服用一顆 Amlodipine (脈優),後漸調整為每天晚上固定服用一顆,收縮壓降至 120 mmHg 左右,也未再聽他提到頭痛,生活一切如常。
某次回診時伯伯分享他最近在忙的事情: 喜歡的油畫要展覽、出書,變得比之前工作還忙,我覺得很厲害,七十幾歲的人還有這種活力,於是順手寫在病歷之中。
九個月之後的回診,伯伯送了我一本畫冊,是他出的油畫集,他說前幾個月因喉嚨不適到耳鼻喉科看診,主任問他油畫展覽的事,讓他很驚訝,才知道原來是主任有仔細看之前神經內科的病歷,所以出書之後伯伯特地準備了兩本畫冊,一本給耳鼻喉科醫師、一本給我。
拿到畫冊很感動,也啟發了我的思考:原來最好的治療還是在預防。舉腦中風為例,中風後的病人常常在門診問了很多問題,想要解決困擾許久的中風後遺症,如麻刺痛、無力等,常常拿聽到、查到的資訊跑來,問各種的營養品,但一旦腦部已經受損,很難有效果卓越的療法。但若像伯伯一樣,僅是高血壓,並未產生腦血管、心血管、腎臟的併發症,治療是很容易的,一顆藥就可以讓收縮壓降至目標範圍內,看診也愉快很多,可以聽他分享退休後的精彩生活,下圖即是伯伯在溪頭所畫的風景,他每週都會和太太到溪頭走走,讓大自然淨化身心。
高齡化的社會,期許人們能更了解預防疾病的重要,過上高品質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