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2年9月6日 星期二

妳的故事


作者: 蔡昇達


中秋節的急診室,王小姐第一句話就問:「我現在這樣和打疫苗有沒有關係?」我回答:「可能有關係,我們再幫妳查清楚。」聽完王小姐突然變得激動、眼眶變濕:「這陣子看了那麼多醫師,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回答,大部份都是還沒聽完敘述就直接說『這和疫苗沒有關係』,我們沒有要怪罪政府或醫師,我只是想了解我的身體到底怎麼了?」我也嚇了一跳,原來這是許多民眾的心聲。



圖一、腦部電腦斷層,見右側皮質靜脈血栓,白色箭頭指的白色圓點處


王小姐打完 AZ 疫苗後第七天開始頭痛、第 13 天開始脖子疼痛,先至外院門診,抽血發現 D-D 雙合試驗(D-dimer)顯著升高,高達 27,500.8 ng/mL,正常值應小於 500 ng/mL、且血小板數值下降,為 77 x 103/µL,正常值應在 130 至 400 x 103 /µL 間,服用頭痛藥物後症狀無緩解,於四天後因左手遲鈍,來到本院急診,急診室的麒亘學長馬上就想到腦靜脈栓塞,緊急安排了腦部電腦斷層,見到右腦頂葉皮質靜脈血栓,併有腦組織腫脹,立刻聯絡神經內科醫師,神經內科柏妤醫師也隨即安排緊急處理,加做打顯影劑的核磁共振,評估是否要緊急取栓,完成後立刻打給我,討論後將她收治加護病房,並於七小時又55分後開始施打免疫球蛋白,住院後頭痛漸改善,抽血亦發現 D-D 雙合試驗指數顯著下降、血小板數值穩定上升,住院 33 天後出院,出院時僅左手略為遲鈍,及偶爾發生頭痛。


圖二、病程簡圖


查閱疫苗併發症相關文獻,有篇 2021 年 9 月發表在 JAMA 的文章提到,做疫苗併發症的評估是為了確認疫苗的安全性、「維持民眾的信任」、及讓大眾知道,原文如下:




這也是我們寫這個故事的用意,清楚的記下整個過程、分析與疫苗的關聯性,並發表至國際期刊,也回答病人的困惑。


疫苗產生的靜脈血栓,是因誘發了血中的抗血小板第四因子抗體(anti-platelet factor 4 (PF4) antibodies)而導致血小板的減少及體內血栓的產生,王小姐的 PF4 抗體一開始為 3.4165,陽性,正常值應該小於 0.4 (Immucor GTI Diagnostics, Waukesha, Wisconsin, USA),出院後門診追蹤時已降至 0.5845,此時病人左手已完全復原,回到職場工作。


感謝急診科麒亘、彥宏學長迅速看出問題、住院醫師柏妤迅速的聯絡、血腫科美辰會診、顧 ICU 的芳慈協調 IVIG,病人在抵達急診後第七小時55分開始治療,雖然比我們跑取栓的 Door to puncture 慢了很多,但在這種特殊的疾病,實在相當快。感謝護理師密切注意生命徵象、意識狀態,也陪王小姐聊天,緩解她緊張的情緒,感謝檢驗科團隊,幫我們完成 Anti-PF4 的測定,出院後病人送到門診的花,是向整個團隊致謝,急重症現場就是如此,要靠團隊才能治癒困難的疾病。




圖三、出院後王小姐送到門診的花


當天深夜,還要感謝許多被我吵起來的人: 因為沒有碰過這種病,立刻詢問新竹分院的錢駿學長、瑋翎姐,問用藥和緊急處置、也打給放射科陳威良主任,討論是否要進去做靜脈取栓、還有博士班的指導教授,Wet lab 專家林以文老師,被我吵起來確認檢體的管子、處理方法,這三通關鍵的電話讓我確立了方向,迅速穩定病情。


發病後至今已屆滿一年,停用了藥物,工作正常,正式從神經內科畢業,這次給她的不是藥單,是她的故事: 期刊正式刊出的版本


圖四、期刊刊出的照片,點上圖可連結到全文


WJCC 並不是很高分的期刊,但有被收錄進 SCI,且有嚴謹的審稿制度,在整個投稿的過程中,歐美的審稿者對王小姐的故事,共提出了三十幾條的問題,一一回覆後終於順利刊登,我想對王小姐最大的意義是「國際上的認同」,省去許多時間再舉證自己的病是施打疫苗的併發症。但不是所有病人都像王小姐這麼幸運,大多數的疾病沒有辦法像這樣為國際期刊所接受。


要證明疾病和疫苗有關或是無關,是相當困難的,除了醫療之外,還有補助、保險的問題,非常複雜,每一關都在評估,「到底和疫苗有沒有關聯?」


這不是台灣第一例的 VITT,但我們做了詳細的病程記錄、抽血數據追蹤等,可以提供臨床醫師重要的訊息,幫忙到未來的病人。


新冠疫情可能不久後就會過去,但這幾年的許多故事將記在這一代人們的心中,或許 17 年後,我們還需要這幾年學到的經驗,再面對下一場全球大瘟疫。

2022年8月1日 星期一

臟器轉位


作者: 蔡昇達


臟器轉位(器官左右相反)做手術,在日劇中才有的劇情,居然真實上演:一個炎熱的晚上,四十歲左右的年輕男子,右手右腳無力、意識改變,送至亞大急診,峰哥迅速安排腦部斷層,神內吳醫師立刻趕到現場,施打血栓溶解劑,影像確認左側中大腦動脈梗塞,聯絡轉本院。


 

圖一、電腦斷層見左側中大腦動脈梗塞、幾乎整個左腦灌流下降(右圖深藍色區域)


很快的,距症狀發生三小時內即到本院急診,急性腦中風迅速處理,貝強醫師也先通知我,準備要出門取栓了。


到院後 64 分鐘,完成右側股動脈穿刺,準備長驅而上時,發現病人的主動脈偏在身體右側,多花了時間確認,後來盈霖學長想起來他過去做過臟器轉位的病人,反向思考迅速將導管送上左側內頸動脈。不過病人的血栓多又硬,抽吸三次、用取栓支架拉兩次,用了 48 分鐘打通血管。


 

圖二、病人的主動脈在身體右側、且心尖朝右,是臟器轉位合併右位心



圖三、順利打通血管 (左圖: 術前、右圖: 術後),因血栓硬,花了 48 分鐘


完成後的電腦斷層,見左側基底核很亮,應為血流衝過梗塞壞死處導致的腦出血,此時啟動取栓的虹瑜學姊已來到導管室,建議立刻抽血驗 Fibrinogen,並輸血 Cryoprecipitate 控制出血,顧加護病房的芳慈也下來,討論病人的術後注意事項。



圖四、約三點五公分長的血栓


拿著血栓跟家屬解釋時,病人的老父已經累到在椅子上睡著,他可能不知道,一覺醒來兒子的下半生已經逆轉,不必躺在床上渡過餘生。家屬可能也不知道,夜間 12 點的血管攝影室燈火通明,團隊十人在裡面為他奮戰,此時,隔壁血管攝影室的燈也亮了,準備做十二指腸大出血的栓塞。


隔天早上,病人已清醒,右手右腳的力氣恢復,晚上的核磁共振見左腦小範圍的中風及出血,他笑笑的依我們的指令動作,復健之路正要開始...


 

圖五、隔天的核磁共振,見左側基底核梗塞、出血範圍有控制住,不大

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

醫療的極限

作者: 蔡昇達 


65 歲伯伯,從苗栗來台中看診,幾年前有右側基底核梗塞性腦中風,恢復良好無後遺症,且有胃潰瘍及慢性腎臟變,固定於本院腎臟科拿藥,兩年多前因記憶力變差,轉介至神經內科門診,做了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阿茲海默症,MMSE= 26,開始開立 Rivastigmine,伯伯覺得記憶力持續退化,漸漸將藥物加量。


看了一陣子後建立信賴感,伯伯說他長期都有頭痛的問題,每次在腎臟科門診都會固定拿止痛藥 Ergoton、Ultracet 等,詢問頭痛特徵後,符合偏頭痛之診斷,幾乎每天頭痛,且持續了超過三個月,開始一一加上偏頭痛的預防藥物: Propranolol, Topiramate, Flunarizine......


吃了一陣子,頭痛僅改善一點點,仍然幾乎每天頭痛,和病人討論後幫他申請針劑 Galcanezumab (治療偏頭痛的單株抗體),一個月打一次,皮下注射,因為年紀大、共病多,又因輕微失智,頭痛日記漏東漏西,申請藥物很不順利,補了兩次才通過。


充滿期待的開始打針,一個月、兩個月、三個月,每次回診伯伯都很有禮貌,笑笑的說,「醫師,一點感覺都沒有耶,還是每天頭痛」,每次我都跟他說,「有的人打完第三個月之後才漸漸有效果,我們再等等看」,不過再過了幾個月,依然沒有改善。


後來有次回診,伯伯跟我說:醫生啊,謝謝你幫我想很多辦法,那個針不必再打了,都沒有效果,頭痛沒關係啦,我喝治痛丹就好了,喝一喝不痛了我可以繼續去工地工作,有錢賺、生活過得去就好了啊,記憶力那個藥你也不必開了,有吃和沒吃都一樣啊。




很感謝伯伯的誠實回饋,讓我深刻體會及思考「醫療的極限」,雖然醫療科技快速進步,仍然有許多治療對部份病人是沒有效果的。最後我開給伯伯的藥漸漸簡化,主要留 Clopidogrel,預防伯伯再發生腦中風!

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

久病成良醫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六十幾歲男性,22 年前鼻咽癌,做過放射線治療,留有吞嚥困難、講話不清楚的後遺症。五年前的冬春之際,有天突然左手左腳無力且麻木,至本院就診,診斷為右側延腦梗塞性中風,持續復健、做中醫治療至今,但中風後遺症仍明顯,左手左腳麻木、緊、張力變強,故轉介至我的門診施打肉毒桿菌素緩解張力。


上次回診時他拿了一張紙出來跟我討論,是他自己整理的,心臟至腦部血管的分支,相當的詳細,還包含英文,讓我相當佩服,幾乎就是我們以前解剖學所讀的內容,所以拍下來跟大家分享:


圖一、 病人手寫的腦部動脈分支圖


中風的後遺症持續困擾他已五年,雖造成生活的明顯不便,但也敦促他日日學習醫學知識,廣泛閱讀、看影片等,現在每天會依據本院及外院復健科醫師的建議做伸展、手碰地等動作,非常的努力,他也成為了腦血管疾病的專家。


這位認真的先生跟我分享了這張圖,也啟發我的思考: 其實許多的腦中風是「小血管」的中風,上述的主要動脈皆是通暢的,但卻留下嚴重的後遺症,像我們這位先生一樣。

 

圖二、 五年前右側延腦梗塞性中風 (DWI series hyperintensity)


圖三、 今年的腦部影像追蹤,舊中風在右側延腦前段,一條白線處 (T2 FLAIR hyperintensity),範圍很小,卻造成令病人每日困擾的後遺症


今年二月十日,JAMA 剛刊載了一篇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研究,CHOICE study,即是探討此種「微循環」的問題,看來這是一個重要的現象: 「大血管皆通暢,小血管的阻塞卻很惱人」。研究團隊將 121 位病人做隨機分派,皆是大血管梗塞的病人,其中一組 56 人,做標準的動脈內取栓治療,血管打通後即收手,依目前醫療常規照護,另外一組 65 人,一樣是做動脈內取栓治療,打通血管後在主要阻塞動脈處施打四分之一劑量的血栓溶解劑,滴 15 至 30 分鐘,目的是增進小動脈、微血管的循環,改善其神經學症狀。結果發現,有加打血栓溶解劑的組別,神經學恢復的狀況較為良好,而且其中的 62% 的病人,是取栓前已打過標準劑量的血栓溶解劑,術後再追加四分之一劑量,更重要的是,這樣追加一點點藥物,並不會增加病人腦出血的風險。這個大膽的研究告訴我們,除了大動脈外打通之外,較微小的血管在腦中風也是相當重要的!



圖四、 今年 2/10 刋在 JAMA 的 CHOICE stud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