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

那一天還是來了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「今天怎麼換妳帶來?妳姊姊呢?」「她也發病了,沒有辦法再照顧我哥了...」




一位看了兩年多的五十多歲男性,脊髓小腦萎縮症第三型(Spinocerebellar Ataxia 3),以前是公務員,發病後從公家機關退休,但太太拿走他所有的退休金後離他而去,把先生送進安養院,兩年多前妹妹帶他來,開始接他回家,自己照顧。


這是個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,由這位先生的媽媽傳下來,所有的兄弟姊妹都帶有致病的基因,妹妹每次推著輪椅進來,雖然都樂觀開朗的談笑著,但偶爾會聽她表述擔心,「不知道何時換我發病?」




難過的是,真的輪到她發病了,沒有辦法再照顧哥哥了,換成更小的妹妹照顧。哥哥本身的疾病也持續惡化,兩年多前還可以講些許句子表達想法,現在雖然腦筋清楚,卻只能辛苦的講幾個字,難以和外界溝通。


不只一位跟過我的 Clerk 曾問過:「神經內科很多疾病沒有治癒的方法,會不會覺得很無力?」




的確會有無力感,但這也給了我學習的動力,雖然眼前無法治好他的疾病,但更要學習關心他、關心他的家人,許多前輩們也是這樣教導著我們。




這也是醫學研究的重要: 讓絕望的人們看到希望!


看完夜診雖然已十點多,但看看自己的手,還可以聽指揮關電腦、走出診間時可以對著保全大哥點頭,口中說「謝謝」感謝他幫我們關門關燈,覺得很感恩,原來每一個舉手投足都是這麼的珍貴!


p.s. 脊髓小腦萎縮症第三型(Spinocerebellar Ataxia 3),即是著名日劇,一公升的眼淚,女主角罹患的疾病,簡要說明可參考  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

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

浪漫的睡眠障礙


作者: 蔡昇達


今天一位中年的工程師來門診,表示最近太太發現自己會半夜醒來,溫柔的撫摸太太的頭、深情款款的看著她說「我愛妳」,但病人醒來後一點記憶都沒有。




工程師自己上網查詢,覺得很像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症(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, RBD),擔心自己會得帕金森氏症,故就診。
 

詢問起來這位先生並無便祕、動作遲緩、表情僵硬等帕金森氏症症狀,給予衛教、鼓勵運動後,請他到中醫大的竹北分院繼續追蹤,安排睡眠相關檢查。


最後還是再問了這位先生:你真的都不記得你做的夢嗎?有沒有偶爾記得的一兩個?


先生想了想,說「有時我會夢到韓劇的女主角,撫摸她的頭...」


很浪漫的睡眠障礙,究竟是真愛,在夢中的無意識狀態都充滿對太太的愛意?還是夢中誤把太太認成韓劇的女主角呢?等待竹北的好同事告訴我結局~


附上呂明桂學長寫的專業文章供參考: 帕金森氏病前驅徵兆

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

醫學博士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今年九月,正式從中醫大針灸所博士班畢業,想想十年前醫學院的畢業典禮,這次的意義也是非凡。



照片一. 博士論文


大學時代有實驗室體驗課程,參加過後就想說以後不要再進實驗室了,當了醫師之後想說要以臨床為主,都讀了七年大學了,不要再花時間讀研究所了。


世事難料,因緣際會下報名了中國醫針灸所碩士班,跟林以文老師做了一年基礎實驗之後,覺得研究很有趣,申請逕讀博士班,到現在也接近四年了,永遠記得當時請老師簽名時老師的微笑:「做研究很熱血吧?!」


猶記得 2018 年 1 月 23 日,第一次到實驗室拜訪老師,老師話不多,建議我多去實驗室跟著學長姊做實驗,然後思考自己要做什麼題目,到現在三年多了,從養老鼠、分辨公母、被老鼠咬、洗籠子、清大小便……開始,大部份的事情都是未曾學過的,大學時上過的實驗課也早已忘記。仍記得為了配合老鼠的作息時間,白天做實驗、晚上看病人、看會診、值班的日子,還有一早先進實驗室,八點半再出來看門診,有幾次因實驗失算而延後上診、分院回來立刻趕到實驗室。也記得報 Seminar 時幾乎都被基礎的老師狂電,忍住眼淚下來後找老師拍拍、之後連查好幾個小時的 paper,「到底哪邊是我漏掉的」?

  

照片二. 洗鼠籠、清鼠尿、鼠大便


之前在當住院醫師時,基礎的論文幾乎不曾打開來看,看不懂,也覺得離臨床很遠,自己做基礎研究,才發現其實相當博大精深,每一個機轉可能是數百個實驗才探索出來的、新的藥物也多是從細胞、動物實驗開始,才轉譯到臨床。之後再讀到經典的基礎文章,變成跪著讀完。

 

照片三. 麻醉小鼠後做電針、水迷宮注水


這些年最感謝的是帶我、啟發我的林以文老師,老師以身作則教導我要勤讀文獻,廣泛閱讀文獻才能有源源不絕的點子、也少走冤枉路。這次主論文投稿時,Editor 第一點即回覆: 引用文獻太多了,請我從 93 個參考文獻減少到 60 個,「是寫 Original article,不是寫 Systemic review!」更重要的,是老師教我要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步的實驗,「有 data 才是真的!」(原話:陽明山的夜景是給有 data 的人看的!) 時常去實驗室時看到老師自己也在幫老鼠麻醉、跑螢光分析等,學到腳踏實地才是真功夫!


感謝神經部蔡崇豪部長,願意讓我嘗試基礎研究、感謝呂明桂學長的帕金森經驗分享,讓我決定研究的主題、感謝中醫師哲彬、楊潤,在選老師時給了我建議,並鼓勵我提早開始,去實驗室找老師、感謝先胤學長,在口試、論文修改等許多重要時刻給予我指導、感謝吳怡真學姊,去韓國 AOCN 時聽學姊一席話,而決定逕讀博班,勇敢往前走、謝謝實驗室的姵璇學姊,處理大事小事,並指導我許多技術、俊評學長時常給我諮詢,我的第一篇 SCI 就是在詢問學長後成功發表、小平的溫柔保定老鼠、漂亮 Western blot,我至今仍然學不來、謝謝 Chanya 幫我抓了好多次逃跑的老鼠、謝謝 Bernice 不吝分享實驗、報 Seminar 的祕訣、謝謝同實驗室的小柴學長、書毅學長、祐安醫師,一路扶持鼓勵、感謝針灸所所辦珮琪、可榮的強大行政支援、張恒鴻所長、張東迪主任的口試前祝福、專業畫家俞昕幫我畫了許多卡通圖、經絡圖……還要感謝數十隻為科學犧牲的小老鼠,願你們來生少受苦痛。



經絡圖. 足少陰腎經足部穴位圖


最後還是要感謝家人的支持,才能完成博班的訓練,謝謝媽媽一個人照顧四代人,每晚陪伴可愛的女兒睡覺,讓我半夜可以放心接電話出來跑緊急取栓,現任大學教師的爸爸,三十年前也是這樣走過艱辛研究之路,猶記得爸媽從小的教育:「我們沒有家世、背景,只能比別人更努力!」謝謝太太無條件的支持我在研究路上努力,常常聽我訴苦,紓解研究路上的許多壓力,感恩佛菩薩的加持,讓我在研究的路上有勇氣繼續前行,前輩分享的許多可怕事情都沒有讓我遇到!醫學研究之路,還要繼續努力!


醫學博士,並不是有超能力能治好病人的病,但是透過這樣的訓練,期許自己能夠用更寬廣的思路來面對病人的問題、更有能力對世界做出貢獻!


也期許自己在資訊紛擾、複雜的社會,有能力明辨是非,學習清澈的見解,仁禮相依、悲智相融!

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

一樣血管,兩樣故事


作者: 蔡昇達


乍暖還寒的時候,最容易中風。


氣溫下降的週末,一天做了兩台取栓術,皆是七十歲左右的男性,阻塞的是同一條血管,但結果卻大不相同。


A 先生,過去有高血壓及周邊動脈狹窄,曾於外院做過導管氣球撐開術,術後服用 Cilostazol,但今年八月後自行停藥。洗澡到一半倒下,太太發現馬上打 119 送本院急診,從症狀發生至抵達本院急診才 54 分鐘,立刻施打血栓溶解劑,腦部斷層確認左側中大腦動脈梗塞,立刻啟動經動脈腦血栓去除術,急診門口到股動脈穿刺時間 (Door to puncture time) 136 分鐘、症狀發生到股動脈穿刺時間 (Onset to puncture time) 190 分鐘,剛形成的腦血栓相當軟、加上血栓溶解劑助攻,很快即打通血管。



圖一、 左側中大腦動脈梗塞,送來得很早,左側有 95 mL 的半影區 (by RAPID software),表示腦細胞還未完全壞死,趕快打通血管可以救得回來



圖二、阻塞血管是近端的 M2 (anterior parietal branch),使用抽吸導管吸出血栓



圖三、術後核磁共振顯示左腦腦島區 (insula)中風,主要影響語言表達之功能,範圍不大


病人恢復迅速,四肢力氣已滿分、幾小時後即拔除氣管內管,僅存輕度的失語症,較複雜詞句表達困難,住院復健中。


同一天的 18 個小時後,B 先生,過去有高血壓但未規則服藥,右側無力、無法講話,未立即被發現,兩個多小時後太太才打 119 送醫,先至外院,再轉至本院做取栓術,從症狀發生到抵達本院急診檢傷已四個半小時 (Onset to door= 276 分鐘),我們迅速幫他準備做經動脈血栓去除術,進門到股動脈穿刺 (Door to puncture) 僅 64 分鐘,很快即到達病灶位置開始做抽吸,但因為時間已久,血栓變硬,抽吸三次、取栓支架拉三次,皆無法完整取出血栓,僅能部份打通血管,術中追蹤電腦斷層,即發現左腦已經變黑,大勢已去,就算最後打通也是救不回來,故提早結束取栓術。



圖四、一樣是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中風 (外院影像科的 CT perfusion, 此為 MTT)



圖五、術後核磁共振見左側額葉、頂葉區中風,範圍大很多,影響語言及右側手腳力氣


病人有恢復輕醒,偶爾可以聽從指令舉左手、左腳,但右半身完全無法動彈,還有漫漫復健長路要走。


2006 年,腦中風急性治療的大師,Jeffrey L. Saver 即發表文章說明「Time is Brain (時間就是腦細胞)」,刊登在 Stroke 雜誌,他用系統回顧的方法,計算出每分鐘約死亡 190 萬的腦細胞,至今該文章已被引用 1839 次、台灣腦中風學會也努力的辦理中風衛教,提醒民眾中風症狀,發生時要趕快送醫,但可惜的是,能在症狀剛發生就抵達急診的病人仍然太少。許多中風的病人來住院時常問高壓氧治療、靜脈雷射……等,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在症狀剛發生時趕快送醫,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!


附上原文連結: Time is Brain (Stroke. 2006 Jan;37(1):263-6)


最後還是要提醒,碰到家人、朋友發生疑似腦中風的症狀,要馬上送至醫院急診室,不要先去睡一覺看會不會好,感冒睡一覺會好,腦中風通常不會好!那什麼是腦中風的症狀呢?最好記的是「辛辛那提中風指標」,口訣「FAST」,臉部是否歪斜 (Face)、手臂是否無力下垂 (Arm)、講話是否不清楚 (Speech)?若有發生三者任何一項,就要趕快打電話求救 (Time to call)。

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

讓下一次更好


作者:蔡昇達

八月底,某個週五晚上八點,一位 87 歲的阿嬤因左側手腳無力被送至本院急診,診斷為急性腦中風,啟動經動脈取栓術,於 23:05 右側股動脈穿刺,但阿嬤因年紀大血管相當彎曲,腹主動脈及主動脈弓皆有明顯的彎曲 (Type 3 aortic arch),導管置放困難,連診斷導管都勾不上總頸動脈。



圖一. 第三型主動脈弓,Guidewire 彎一大圈才上到頸動脈,診斷導管勾上就掉下來

用各種方法嘗試了一陣子,也上了角度較大的診斷導管 Simmons 2 及 3,因術中阿嬤心律不整嚴重,且有數次快要心跳停止(感謝麻醫黃少薔醫師全程待在病人旁邊,幫忙穩住病人的生命徵象),故我們在 70 分鐘後結束取栓,僅從主動脈做造影,看到右側中大腦動脈血栓,但側枝循環還不錯。病人有打血栓溶解劑,後來神經學症狀有漸恢復,梗塞之範圍不大。


圖二. 從主動脈造影,見血栓塞在右側中大腦動脈,且內頸動脈還有一個大彎曲


圖三. 腦部電腦斷層顯示最後梗塞的低密度區域不大,應為血栓溶解劑發揮了效果,這也提醒了我們,雖然取栓術效果卓越,但若仍在 4.5 小時內,血栓溶解劑能打還是要打,因為有時血栓會像這樣取不到、或者太遠端去取風險太高

不過後來病人心衰竭併發肺水腫,轉心臟內科繼續治療。當天做完取栓,半夜一點開車回家,心情頗低落,做了一年多取栓,第一次連診斷導管都上不去,覺得挫折!

隔週一上班時間,找神放陳威良主任討論,看看下次遇到這樣的狀況要怎麼處理,像是以前 CVC (中央靜脈導管)放失敗,結束後找學長討論、並思考下一次怎麼做一樣。

巧的是,還不到十天,昨天下午就來了一個 82 歲阿嬤,腹主動脈和主動脈弓就像前一位阿嬤一樣彎曲,不過這次阿嬤的心臟強得多,血壓和心跳都很穩定,我們一樣先試用 Simmons 2 診斷導管,嘗試幾次依然無法帶上取栓導管。


圖四. 幾乎一模一樣的主動脈彎曲角度!

但這次我們消毒右手從右側肱動脈穿刺,最後順利克服彎曲的血管,用大口徑抽吸導管加上取栓支架完成取栓,阿嬤左手左腳的力氣也在隔天有了明顯的進步!
 
 

圖五. 從右手肱動脈送上導管,造影見血栓塞在右側中大腦動脈中段

 

圖六. 成功到達病灶,打開支架,並於近端放置大口徑抽吸導管,順利取出血栓打通血管


圖七. 取出約一公分長的血栓

  

圖八. 術後一天的腦部核磁共振,血管通暢,右側中大腦動脈有些微狹窄,最後中風區域在右腦額葉,範圍不大

想想幾年來在醫院的日子,常常在挫折後成長,像是前面提到的,CVC 打不上,更會對學長提點的細節印象深刻,每個月在報的 MM 討論會,更是在複雜個案中思考: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?感謝前一位阿嬤的彎曲血管,給了我許多挫折,思考了好幾天,才能有這位阿嬤的成功取栓。醫療團隊的經驗就是這樣累積、傳承,不斷的讓下一次更好,得以造福更多的病人及家庭!

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

一分的差距,是尊嚴


作者: 蔡昇達


中年的陳先生,上次回診時在診間哭了,因為錯過了一個腦部追蹤檢查,多花了一趟計程車錢,被兒子扣零用錢處罰......




是今年農曆年前最後一台經動脈取栓術,陳先生,晚上 11 點時突然左手左腳無力,跌在地上,先回床上休息,零晨一點多才叫救護車,被送到我們急診室,腦中風團隊迅速診斷為右側內頸動脈梗塞,並清楚的向病人本人解釋(家屬皆在外地),陳先生果斷的自己簽下同意書,團隊隨即啟動經動脈腦血栓去除術,87 分鐘(Door to puncture time)完成右側股動脈穿刺。


血管攝影做進去看到右側近端內頸動脈嚴重狹窄,但幸運的是遠端血流仍在,於是在嚴重狹窄處放置支架,讓病人有充足的血流供應腦部。



圖二. 術前攝影見左側近端內頸動脈嚴重狹窄,術後置放了支架,管徑變寬了很多



圖三. 術後兩天追蹤頸動脈超音波見支架通暢、血流良好


記得當天做完手術是零晨四點多,在辦公室趴一下即參加七點多的全院演講,之後八點多看門診,覺得當天格外疲累,半夜出來緊急手術實在是很耗體力的一件事。


所幸病人恢復良好,至加護病房後左手左腳的力氣即有改善,核磁共振仍顯示右腦中等範圍的梗塞,但血管有通,病人的循環足夠其使用。之後轉病房,做了 14 天復健,再下轉到東區分院接續復健(PAC)。


陳先生相當拚命,希望早點回到正常生活、甚至工作,在東區分院依 PAC 計劃再住了一個多月,可以自行走路不必拿枴杖、生活可自理不必家人照顧,三個月時 mRS (modified Rankin Scale) 為 2 分。


註: mRS 0= 無症狀; 1= 有症狀但不影響生活,可工作; 2= 生活可自理,但無法回到先前的工作; 3= 生活無法自理,但走路不需旁人協助; 4= 需旁人協助才可走路; 5= 臥床、需人長期照顧; 6= 死亡。


門診回診時陳先生講述他如何努力復健,希望早日回去工作,他說「之前都只知道拚命工作賺錢,誰知道要保養身體?」而這是許多中年男性的心聲。


因為頸動脈放置支架,門診再安排追蹤檢查,但病人不慎錯過檢查時間,沒有做成功,因為往返多花了計程車費,被兒子扣零用錢。回診時病人在診間落淚: 「之前在工地工作,每天攀爬鷹架,辛苦賺錢養一家人,中風後無法工作,只因為錯過一個檢查,就被兒子扣錢,很不甘心!」


此時才理解到 mRS 1 和 2 差距原來是這麼的大!像陳先生這樣,三個月後恢復到 mRS= 2,其實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,但仍然無法工作 (mRS= 1 才可工作),因此經濟仍然無法獨立,就會像這樣,被兒子扣錢,很沒有尊嚴!


除此之外,陳先生出院後會騎機車去關心同時期中風的病友林先生(一起做復健時認識),林先生中風範圍小很多,但傷到內囊,所以同樣的復健時間,仍無法獨立行走,皆需家人協助。林先生家人回診時跟我分享陳先生的善行,從住院期間到出院皆會鼓勵他們,讓林先生有動力繼續復健。


今天是中風後第五個月回診,陳先生僅左手掌稍微無力,雖然還沒回去工作,但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,陳先生很快又可以經濟獨立,重拾尊嚴!



圖四. 陳先生中風的區域為右側中大腦動脈供應區,但很巧的是,掌管左手左腳力氣的「運動皮質」(Primary motor cortex) 僅被傷到一點點,可以說閃過了這次的中風,我想是因為他個性善良,過去做了許多的善事

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

蔬食與新冠肺炎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新冠疫情三級警戒,下一餐要吃什麼呢?要自己煮還是要外送呢?吃進去的東西和我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有關嗎?



圖一. 要吃什麼呢?


近期有兩篇飲食習慣與新冠肺炎的論文發表,值得參考:


第一篇是 2021 年 5 月登在 BMJ 系列期刋,英美德法義西,共六個國家的研究,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導,分析 2884 位第一線的醫師(95%)及護理師(5%),且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接觸者(如急診室醫師),請他們填寫網路問卷(填寫時間: 2020.07.17-2020.09.25),包含飲食習慣、染疫與否、症狀……等約一百個項目,再做迴歸分析,總共分為三種的飲食型態: 植物為主(plant-based diets)、海鮮飲食(pescatarian diets= 蔬食+魚+海鮮)、及肉類為主的飲食(low carbohydrate, high protein diets),主要發現是相對於肉類為主的飲食,植物為主飲食減少了 73% 新冠肺炎中重症的風險、海鮮飲食減少了 59%。 (植物、海鮮飲食者主要攝取較多的蔬菜、豆類、及堅果,攝取較少的家禽類及動物製品)



圖二. 蔬食


問卷中的飲食習慣共有 11 個選擇,如地中海飲食、海鮮飲食、低脂飲食……等,研究者再將其分為如前所述的三大類,如第一大類的植物為主飲食(plant-based)中包含了 whole foods (無加工食物) 及 plant-based diets and vegetarian diets,此概念類似「蔬食」,即素食、少肉的飲食。



圖三. Pescatarian diet (蔬食+魚+海鮮)



圖四. 主要結果: 植物為主飲食(綠)及海鮮飲食(藍)較肉類為主飲食(紅)有較低的新冠中重症風險


文中的 Discussion (討論部份) 重點摘要:
1. 此研究為第一篇討論飲食習慣與新冠肺炎嚴重度的文章。
2. 核心概念: 飲食習慣與每個人的免疫系統有關。
3. 植物為主的飲食含有較多的纖維素、維他命 A, C, E、葉酸、及礦物質(如鐵、鉀、鎂等)。先前的研究已證實維他命 A, C, D, E 可減少呼吸道感染(如肺炎及感冒)的風險、且可縮短疾病的進程)。
→ 補充: 筆者幾年前去蒙古國義診時,團內資深的耳鼻喉科醫師即用高劑量的維他命 C 快速治好團員的重感冒,讓他迅速歸隊。
4. 海鮮為主的飲食也有減少新冠肺炎中重症的好處,原因可能在於魚類的攝取,魚類是維他命 D 及 Omega-3 脂肪酸(如 EPA 及 DHA)的重要來源,具有抗發炎、減少氧化壓力的效果。
5. 之前的研究推論: 西式飲食,如精煉過的糖、加工食品、紅肉、加工肉,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而傷害健康。



第二篇是全印度血清學檢測的分析,2021 年 04 月 20 日登在 eLife (Impact factor= 7.0),如各位所知,印度的素食人口相當多(維基百科: 40%),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(Council of Scientific & Industrial Research, CSIR)於 2020 年 8 月至 9 月,對 24 個城市,共 10427 位志願者進行抽血,發現 1058 位 (10.14%) 血清抗體陽性,表示感染過新冠肺炎(其中的四分之三是無症狀感染者),經過統計分析,發現有四個易感染族群: 高接觸風險的工作、非抽煙者、「非」素食者、及 B 型血型。



圖五. 印度各個城市的血清陽性率


討論重點摘要:
1. ABO 血型與感染新冠肺炎的關係尚未定論,但大多數研究贊同 O 型血較不易染疫、A 型血染疫的風險較高,本篇則是發現 B 型血的風險也高。
2. 含纖維較多的飲食可能具有抗發炎的特性,可調節腸道的菌叢、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。




結論:蔬食除了環保之外,也有益健康喔~~

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

最後的超音波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這是一位 87 歲的爺爺,大範圍腦中風,昨天下午在做腦血管超音波時過世,最後的影像告訴了我們重要的生理現象: 腦是人體的總指揮,就算在心跳停止之前仍然持續運作、眼睛是靈魂之窗,也是到最後一刻血流都維持正常。



圖一. 下午三點 30 分 36 秒時,右眼眼動脈流速仍正常,心搏數一個畫面仍有五次



圖二. 下午三點 31 分 08 秒,左眼眼動脈流速亦正常,心搏數開始降為一個畫面四次,另可見爺爺有心律不整的狀況 (長期的心房顫動),每一個心搏的間隔不一。



圖三. 下午三點 36 分 11 秒,基底動脈流速仍正常,但心搏數再降為一個畫面兩次



圖四. 下午三點 36 分 42 秒,心搏的間隔拉長了,顯示心搏又變慢了


再下一張即找不到顱內的動脈血流,病人心跳停止、臉色變得蒼白,因年齡太大且中風三十年,家屬放棄急救,爺爺平靜往生。



圖五. 此次中風在左側大腦,後大腦動脈(PCA)供應區域,亦影響到左側的腦島(Insula)



圖六. 病人雖有肺炎的問題,但最後的這張 X 光並不足以解釋他的心跳停止


最後,感謝爺爺用他的生命教我們重要的一課,了解心跳停止前的腦部血流狀況,印證以前生理所學,緊要狀況人體會自我調節,把最重要的資源(血流及氧氣)留給腦部。


除此之外,爺爺有心房顫動(一種心律不整),且已中風數次,最早一次在 30 年前,但一直未服用抗凝血藥物,而導致此次嚴重的中風,提醒我們心房顫動要好好就醫及用藥,避免致命性、致殘性的腦中風發生。(可參考 許晉譯醫師的心房顫動文章)

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

用 Line 拯救 Life !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根據統計,腦中風是致殘率第一名的疾病,雖然只是十大死因的第四名,但卻會導致殘疾,如半邊肢體無力、需要長期臥床,正值壯年的一家之主若中風臥床,不但全家沒了收入來源,其他家人還需要照顧臥床的病人,家屬們常常記得中風發生的日期,全家由天堂掉入地獄的那一天!查房時也常有病人這麼說:「下次我寧願心肌梗塞直接死掉,不要腦中風癱在這邊拖累全家!」


因此,本文的通訊作者,神經部蔡崇豪部長,想出了這個標題:「用 Line 拯救 Life!」我們做的不只是拯救病人的生命,更重要的是避免殘疾,拯救全家免於陷入生活的困境。


2015 年開始,經動脈取栓術成為急性腦中風的治療選項,用機械導管從股動脈伸入腦部取出血栓,及早治療可以大幅減少腦中風造成的殘疾(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及早取栓),但此機械取栓術需要許多人力、設備的配合,並不是所有醫院皆可執行,若要全年無休執行,就更困難了,所以「轉診」是很重要的解決之道。但是歐美國家的研究已發現,轉診做取栓的病人,花費的時間較長(聯繫時間、交通時間等),因此恢復良好的比例較低。


同樣的,我們也面臨相同的問題,2015 及 2016 兩年間,本院共執行了 120 例的取栓術,即發現轉診來的病人花費的時間相當長,在 2017 年開了幾次會議討論這件事情,感謝中台灣許多醫院的參與,最後決定用大家最熟悉的「Line」來做轉診取栓的聯繫。


圖一. 大家最熟悉的 Line



2018 年開始使用 Line,我們分析 2017、2018、2019 三年,每年的 5-12 月 (減少氣溫、氣壓的影響),轉診的病人及其各項參數:


圖二. 各年份各區域轉診的腦中風病人數量


第一項發現即是轉診來的病人數明顯增加,應該是溝通變得簡便、迅速的緣故,且本院設有回饋機制,在治療一段落後會將病人的狀況回饋給原轉診的醫院。


圖三. 各年份平均的 Door-to-Puncture time (急診門口到鼠蹊部穿刺所花的時間)


更重要的是,發現整個流程所花的時間縮短,指標為 Door-to-Puncture time (急診門口到鼠蹊部穿刺所花的時間),從 109 分鐘、減為 102 分鐘,再減為 92 分鐘,每分鐘的血流梗塞,死去的是 190 萬的腦細胞,所以每一分鐘的加速都是很有意義的。


圖四. 流程愈快(DTP 愈短),病人恢復愈好


另外國外重要研究已證實,處理流程愈快,即 Door-to-Puncture 時間愈短,後續病人的恢復愈好。 (Reference: JAMA July 16, 2019 Volume 322, Number 3)。所以透過我們的努力,加速流程,改善病人的預後,多拯救了許多家庭!


圖五. 國家醫療品質獎潛力獎



本院腦中風團隊也因此獲得 2020 年的國家醫療品質獎項,雖然沒有額外的獎金,但因為品質提升救到的更多家庭,無價!




備註: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問,那為什麼用 Line 就可以加快整個轉診治療的流程呢?

圖六. 忙亂的急診現場 (buy from depositphotos)


2017 之前的轉診狀況如上圖,區域醫院的醫師接到嚴重的中風病人,常要打許多電話聯繫轉診,雙方常經過許多人的傳話、問答,相當耗費時間


圖七. 原本複雜的傳話模式改為 Line 群組,醫師們直接溝通重要資訊


上圖為目前的溝通方式,重要資訊,如年紀、性別、發生時間等傳上 Line 群組,去除個資如姓名等,直接做醫院間的聯絡,省去大量的時間!由此可知省時的關鍵在於「減少醫療人員間溝通的障礙」(Communication barrier)!








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

新冠疫情下的腦中風取栓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39 歲男性,左側舌癌,stage IVa,今天早上 11 點倒臥家中廁所前,被媽媽發現叫 119 送醫,地區醫院評估為梗塞性腦中風,基底動脈梗塞導致,準備轉診來中醫大做取栓術。


雖是個常見的轉診情況,但現在 COVID-19 疫情嚴竣,整個都不一樣了,五天前取栓團隊才仔細討論過疫情期間的流程。偏偏這位先生剛好這兩天都有發燒、感冒的症狀......


轉診前先在地區醫院驗了 COVID-19,到本院急診再驗一次,所幸皆為陰性,也做了胸腔的電腦斷層,確認沒有肺部病灶,但因為病人有感冒症狀,團隊還是全副武裝執行取栓,主要是 N95 口罩和面罩,較大的影響是彼此講話的聲音易聽不清楚、且有時鉛眼鏡上的霧氣會擋住視線,在重要步驟必須暫時停止呼吸。




取栓術順利完成,Door to puncture time 78 minutes、Puncture to reperfusion time 18 minutes,Contact aspiration 一次即順利吸出四公分長的基底動脈血栓。


取栓前: BA (基底動脈) filling defect;            取栓後,BA 恢復顯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吸出的血栓總長約 4 公分,已送病理化驗


做完後再回顧一下去年四月,國際期刊所給的 COVID-19 流行期間取栓建議:
1. 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建議在做腦部斷層時同時執行肺部斷層檢查(不必施打顯影劑)
2. 外院轉診的病人,若中風發生時間尚在 24 小時內、最後一次腦部影像在兩小時內且 ASPECTS 分數大於等於七分,可直接送血管攝影室取栓 (註: 我們的病人距離最後一次影像超過兩個小時,故還是重做了一次腦部電腦斷層)
3. 病人抵達前提早將血管攝影室準備好
4. 雙層手套、面罩、N95 口罩、鞋套、防護衣
5. 未穿防護服的人員不進門
6. 過程中原則不開門(避免病毒飛沫往外擴散),照相時人員留在房間內,躲鉛板後面

附上文章全文 


今天我們團隊很早即在現場準備器械、防護裝備等,且依照國際標準做防護、並有一位放射師看著我著裝(supervision),才能在繁瑣流程中達到 Door to puncture time 小於 90 分鐘。


取栓完成後也和團隊做了內部檢討,看看哪幾個環節可以做得更好,希望持續提升品質,保護醫療團隊,且在疫情期間維持高品質的腦中風照護!也希望這位 39 歲的年輕先生可以恢復良好,再回到南投的家中看看自己的媽媽、太太、小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