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

失智症可以預防?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今年 5 月 11 日,感謝華府台灣咖啡館佑晨、宜軒的邀請,講了一場失智的預防及治療。




整場收穫最多的,應該是我,在準備演講的過程,讀了很多的文獻,為自己腦中的知識做了更新。演講後的問答時間,更讓我驚訝:前輩們不斷提出問題,有的實在、有的犀利,總共超過十個問題,除了讓我發現這個主題的重要性、也體會到美國自由多元的文化、和必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的保險、退休制度。


演講中最重要的,是「12 項可調整之危險因子」,占了所有危險因子的 40%,意思是透過努力,40% 的失智是可以預防的,如下圖:



Reference: Dementia prevention, intervention, and care: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.
Livingston, Gill et al. The Lancet, Volume 396, Issue 10248, 413 - 446


這張著名醫學期刊,<<刺胳針 (The Lancet)>> 中的圖相當經典,分成早年、中年、老年,各自有不同的危險因子,圈圈中的百分比是每個因子影響的程度,一一列出如下:


1. 「早年時缺乏教育」(7%),主要是說 20 歲以前的腦部可塑性強,教育帶來的改變較 20 歲之後明顯
2. 「聽力下降」(8%),聽不清楚很自然會影響認知功能
3. 「頭部外傷」(3%)
4. 「高血壓」(2%),長期高血壓會造成腦部血管及白質的病變
5. 「大量飲酒」(1%)
6. 「肥胖」(1%)
7. 「抽煙」(5%)
8. 「憂鬱」(4%)
9. 「社會隔離」(4%),可以想成關在家中不出門
10. 「無身體活動」(2%),文獻建議中年人應有中等至強度的運動,老年人可依身體狀況進行少量的運動
11. 「空氣汙染」(2%)
12. 「糖尿病」(1%)


那控制以上的因子真的就可以減少失智的發生嗎?在文章的第 415 頁即指出,在某些已開發國家如美國、英國、法國……等,同年齡層的失智發生率在下降 (age-specific incidence rates are lower),但在其他已開發國家如日本、南韓、香港、台灣、及一些開發中的國家,失智發生率仍然在上升。文中指出,廣泛的失智相關的教育可能造成了這樣的差別。


在美國的這幾個月,的確碰到很多健康知識很豐富的老年人,可能是超商的店員、或是公司的職員等,或許是主要的醫療語言是英語的關係,他們較容易吸收到正確的醫學知識。


以上內容亦可參考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網站:


該網站有一個很棒的中文口訣,預防失智:
活到老 學到老 老友老伴不可少 
多動腦 控體重 天天運動不會老 
深海魚 橄欖油 蔬果豆穀來顧腦 
保護頭 顧聽力 血壓血糖控制好 
不抽煙 不鬱卒 年老失智不來找 


祝福彼此及家人皆能預防失智,有好的生活品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