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

蔬食與新冠肺炎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新冠疫情三級警戒,下一餐要吃什麼呢?要自己煮還是要外送呢?吃進去的東西和我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有關嗎?



圖一. 要吃什麼呢?


近期有兩篇飲食習慣與新冠肺炎的論文發表,值得參考:


第一篇是 2021 年 5 月登在 BMJ 系列期刋,英美德法義西,共六個國家的研究,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導,分析 2884 位第一線的醫師(95%)及護理師(5%),且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接觸者(如急診室醫師),請他們填寫網路問卷(填寫時間: 2020.07.17-2020.09.25),包含飲食習慣、染疫與否、症狀……等約一百個項目,再做迴歸分析,總共分為三種的飲食型態: 植物為主(plant-based diets)、海鮮飲食(pescatarian diets= 蔬食+魚+海鮮)、及肉類為主的飲食(low carbohydrate, high protein diets),主要發現是相對於肉類為主的飲食,植物為主飲食減少了 73% 新冠肺炎中重症的風險、海鮮飲食減少了 59%。 (植物、海鮮飲食者主要攝取較多的蔬菜、豆類、及堅果,攝取較少的家禽類及動物製品)



圖二. 蔬食


問卷中的飲食習慣共有 11 個選擇,如地中海飲食、海鮮飲食、低脂飲食……等,研究者再將其分為如前所述的三大類,如第一大類的植物為主飲食(plant-based)中包含了 whole foods (無加工食物) 及 plant-based diets and vegetarian diets,此概念類似「蔬食」,即素食、少肉的飲食。



圖三. Pescatarian diet (蔬食+魚+海鮮)



圖四. 主要結果: 植物為主飲食(綠)及海鮮飲食(藍)較肉類為主飲食(紅)有較低的新冠中重症風險


文中的 Discussion (討論部份) 重點摘要:
1. 此研究為第一篇討論飲食習慣與新冠肺炎嚴重度的文章。
2. 核心概念: 飲食習慣與每個人的免疫系統有關。
3. 植物為主的飲食含有較多的纖維素、維他命 A, C, E、葉酸、及礦物質(如鐵、鉀、鎂等)。先前的研究已證實維他命 A, C, D, E 可減少呼吸道感染(如肺炎及感冒)的風險、且可縮短疾病的進程)。
→ 補充: 筆者幾年前去蒙古國義診時,團內資深的耳鼻喉科醫師即用高劑量的維他命 C 快速治好團員的重感冒,讓他迅速歸隊。
4. 海鮮為主的飲食也有減少新冠肺炎中重症的好處,原因可能在於魚類的攝取,魚類是維他命 D 及 Omega-3 脂肪酸(如 EPA 及 DHA)的重要來源,具有抗發炎、減少氧化壓力的效果。
5. 之前的研究推論: 西式飲食,如精煉過的糖、加工食品、紅肉、加工肉,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而傷害健康。



第二篇是全印度血清學檢測的分析,2021 年 04 月 20 日登在 eLife (Impact factor= 7.0),如各位所知,印度的素食人口相當多(維基百科: 40%),印度科學及工業研究委員會(Council of Scientific & Industrial Research, CSIR)於 2020 年 8 月至 9 月,對 24 個城市,共 10427 位志願者進行抽血,發現 1058 位 (10.14%) 血清抗體陽性,表示感染過新冠肺炎(其中的四分之三是無症狀感染者),經過統計分析,發現有四個易感染族群: 高接觸風險的工作、非抽煙者、「非」素食者、及 B 型血型。



圖五. 印度各個城市的血清陽性率


討論重點摘要:
1. ABO 血型與感染新冠肺炎的關係尚未定論,但大多數研究贊同 O 型血較不易染疫、A 型血染疫的風險較高,本篇則是發現 B 型血的風險也高。
2. 含纖維較多的飲食可能具有抗發炎的特性,可調節腸道的菌叢、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。




結論:蔬食除了環保之外,也有益健康喔~~

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

最後的超音波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這是一位 87 歲的爺爺,大範圍腦中風,昨天下午在做腦血管超音波時過世,最後的影像告訴了我們重要的生理現象: 腦是人體的總指揮,就算在心跳停止之前仍然持續運作、眼睛是靈魂之窗,也是到最後一刻血流都維持正常。



圖一. 下午三點 30 分 36 秒時,右眼眼動脈流速仍正常,心搏數一個畫面仍有五次



圖二. 下午三點 31 分 08 秒,左眼眼動脈流速亦正常,心搏數開始降為一個畫面四次,另可見爺爺有心律不整的狀況 (長期的心房顫動),每一個心搏的間隔不一。



圖三. 下午三點 36 分 11 秒,基底動脈流速仍正常,但心搏數再降為一個畫面兩次



圖四. 下午三點 36 分 42 秒,心搏的間隔拉長了,顯示心搏又變慢了


再下一張即找不到顱內的動脈血流,病人心跳停止、臉色變得蒼白,因年齡太大且中風三十年,家屬放棄急救,爺爺平靜往生。



圖五. 此次中風在左側大腦,後大腦動脈(PCA)供應區域,亦影響到左側的腦島(Insula)



圖六. 病人雖有肺炎的問題,但最後的這張 X 光並不足以解釋他的心跳停止


最後,感謝爺爺用他的生命教我們重要的一課,了解心跳停止前的腦部血流狀況,印證以前生理所學,緊要狀況人體會自我調節,把最重要的資源(血流及氧氣)留給腦部。


除此之外,爺爺有心房顫動(一種心律不整),且已中風數次,最早一次在 30 年前,但一直未服用抗凝血藥物,而導致此次嚴重的中風,提醒我們心房顫動要好好就醫及用藥,避免致命性、致殘性的腦中風發生。(可參考 許晉譯醫師的心房顫動文章)

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

用 Line 拯救 Life !

 
作者: 蔡昇達


根據統計,腦中風是致殘率第一名的疾病,雖然只是十大死因的第四名,但卻會導致殘疾,如半邊肢體無力、需要長期臥床,正值壯年的一家之主若中風臥床,不但全家沒了收入來源,其他家人還需要照顧臥床的病人,家屬們常常記得中風發生的日期,全家由天堂掉入地獄的那一天!查房時也常有病人這麼說:「下次我寧願心肌梗塞直接死掉,不要腦中風癱在這邊拖累全家!」


因此,本文的通訊作者,神經部蔡崇豪部長,想出了這個標題:「用 Line 拯救 Life!」我們做的不只是拯救病人的生命,更重要的是避免殘疾,拯救全家免於陷入生活的困境。


2015 年開始,經動脈取栓術成為急性腦中風的治療選項,用機械導管從股動脈伸入腦部取出血栓,及早治療可以大幅減少腦中風造成的殘疾(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及早取栓),但此機械取栓術需要許多人力、設備的配合,並不是所有醫院皆可執行,若要全年無休執行,就更困難了,所以「轉診」是很重要的解決之道。但是歐美國家的研究已發現,轉診做取栓的病人,花費的時間較長(聯繫時間、交通時間等),因此恢復良好的比例較低。


同樣的,我們也面臨相同的問題,2015 及 2016 兩年間,本院共執行了 120 例的取栓術,即發現轉診來的病人花費的時間相當長,在 2017 年開了幾次會議討論這件事情,感謝中台灣許多醫院的參與,最後決定用大家最熟悉的「Line」來做轉診取栓的聯繫。


圖一. 大家最熟悉的 Line



2018 年開始使用 Line,我們分析 2017、2018、2019 三年,每年的 5-12 月 (減少氣溫、氣壓的影響),轉診的病人及其各項參數:


圖二. 各年份各區域轉診的腦中風病人數量


第一項發現即是轉診來的病人數明顯增加,應該是溝通變得簡便、迅速的緣故,且本院設有回饋機制,在治療一段落後會將病人的狀況回饋給原轉診的醫院。


圖三. 各年份平均的 Door-to-Puncture time (急診門口到鼠蹊部穿刺所花的時間)


更重要的是,發現整個流程所花的時間縮短,指標為 Door-to-Puncture time (急診門口到鼠蹊部穿刺所花的時間),從 109 分鐘、減為 102 分鐘,再減為 92 分鐘,每分鐘的血流梗塞,死去的是 190 萬的腦細胞,所以每一分鐘的加速都是很有意義的。


圖四. 流程愈快(DTP 愈短),病人恢復愈好


另外國外重要研究已證實,處理流程愈快,即 Door-to-Puncture 時間愈短,後續病人的恢復愈好。 (Reference: JAMA July 16, 2019 Volume 322, Number 3)。所以透過我們的努力,加速流程,改善病人的預後,多拯救了許多家庭!


圖五. 國家醫療品質獎潛力獎



本院腦中風團隊也因此獲得 2020 年的國家醫療品質獎項,雖然沒有額外的獎金,但因為品質提升救到的更多家庭,無價!




備註: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問,那為什麼用 Line 就可以加快整個轉診治療的流程呢?

圖六. 忙亂的急診現場 (buy from depositphotos)


2017 之前的轉診狀況如上圖,區域醫院的醫師接到嚴重的中風病人,常要打許多電話聯繫轉診,雙方常經過許多人的傳話、問答,相當耗費時間


圖七. 原本複雜的傳話模式改為 Line 群組,醫師們直接溝通重要資訊


上圖為目前的溝通方式,重要資訊,如年紀、性別、發生時間等傳上 Line 群組,去除個資如姓名等,直接做醫院間的聯絡,省去大量的時間!由此可知省時的關鍵在於「減少醫療人員間溝通的障礙」(Communication barrier)!